迎接十五五的黄金时代(已付费)

209次阅读

我们是在五年前,也就是 2020 年制定了 2035 愿景规划。

规划有两个核心硬指标,一个是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一个是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这两个目标都定的非常之高,前者需要我们连续十五年保持 5%增速的奇迹,并闯过几十年来未被突破的“中等发达国家陷阱”,后者则是要改写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通过政府的调控大幅缩小国内的贫富差距。

这个目标是非常伟大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设定了“三步走”,即“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三个阶段。

过去五年,我们刚刚结束了第一个阶段“十四五”,现在,正在迈向第二个阶段“十五五”迈进。

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核心任务,第二阶段的十五五,必须是三个阶段中增速最快,突破最多的五年,是实现伟大复兴最值得期待的五年。

今天的文章,政事堂会给大家提供一个思维框架,可以借助共和国 70 余年的历史,来展望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会发生什么,大家可以参考历史来进行抉择。

把这三个五年规划,分别对照十八大之前的三大历史阶段:

“十四五”的主要任务是“土改”,在确保经济不失速的前提下,破除垄断,解放各领域的生产要素。在这五年,各地被迫去戒土地财政,国家推动了教育双减、医改集采、平台反垄断、破除金融精英论、军队大力度反腐。

“十五五”的主要任务是“改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正如昨天文章,是在确保不变颜色的前提下,重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经济总量的提升。

“十六五”的主要任务是“共同富裕”,“先富带动后富”,在保持经济增速的前提下,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搞明白了这三步走,就会理解过去五年,一些手握资源的“地主型”企业家,命运仿佛“前三十年”,外部环境也重回被两大阵营联手围剿的60年代。

这也使得去年的三中全会,仿佛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演,给无数人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其中就包括我。

因此,接下来的五年,是重点,是我们这代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五年,是要积极参与的五年。

我们将迎来 90 年代前后“改开”的历史重演,国家重回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新一轮的“城市化”(城市工作会议)和“市场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家全力推动“四个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制度型的对外开放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针对部分国有资源开放承包经营责任制(湖北三化等),针对部分地区搞经济特区迎来高速发展(浦东方案、海南自贸区等),国有企业大规模重组新建,大力度的深化改革,甚至将带来经济过热乃至引发通胀。

这就是政治经济的周期,从早期的荣毅仁、宗庆后、鲁冠球、柳传志,到末期的马云、马化腾,王健林、董明珠,都是在 90 年前后的改开周期崛起。

分析经济问题,要抛开键政的有色眼镜,正是前三十年大刀阔斧的“土改”,才给后三十年的“改开”带来汹涌澎湃的动力,才能够实现中国人民的“富起来”,靠才智创造海量的财富。

这也是为什么政事堂去年全力唱多中国,押注中国,伴随着三中全会,我们进入了新的改开周期,就要转紧紧抓住这五年关键性的大洗牌阶段,抛开所有的陈旧思想和价值观,跟随新政策,紧紧拥抱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正如上世纪逆天改命的 90 年代,虽然伴随着 97 亚洲金融危机和 98 大下岗,但快速累积财富,跟别人拉开距离的机会就在这五年。仿照很多 90 年代大佬的成功案例,很多普通人也有成功的机会。

这五年如果错过了,很多年纪大的人,这辈子可能也就没机会了。

迎接十五五的黄金时代(已付费)

PS 十五五期间俄罗斯可不要重蹈他爹苏联的覆辙)

最后的“十六五”,也就是 2035 规划的最后五年,按照规划,我们预计将迎来千禧年后至十八大的经济周期,开启宏观调控和大力度的转移支付,取消农业税、扶贫,开启大力度的西部大开发,改善民生,提升福利制度保障,奔向共同富裕。

这五年,骤然崛起的机会迅速变少,但普通人熬过前面五年的动荡期后,将在这个时候开始享受十五五期间改革与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发展红利,逐步拥有中等发达国家老百姓的生活待遇。

迎接十五五的黄金时代(已付费)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