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所有”王健林

5次阅读

2014年,福布斯杂志发布年度财富榜,房地产大亨王健林以151亿美元净资产登顶中国大陆首富,同年,万达商业完成港股IPO,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一个商业帝国正在冉冉升起。

生意骤然做到这个规模,自然不会是单纯的生意。

王健林成功踩中了历史进程,当年地方主官最重要的考评是GDP。

08年四万亿大放水,全国开启大基建,很多地方主官发现了一个秘诀,房地产是最好冲GDP业绩的产业,而万达是造数据最好的房企。

万达就是那个时代的英伟达,同样一个片区,因为商业综合体带来的增值,能搞出隔壁“友商”们几个片区的GDP,自然就能在考评的时候力压“友商”一头,而且,万达建设周期非常快,可以确保在考评期内就把GDP给搞起来。

这个秘诀很快就在体制内流传了起来,能带来“幸运”的王健林,也自然成为了各省督抚的座上宾,甚至相互内卷了起来,竞相帮助万达批土地、改规划、协调银行贷款…….就为了从邻居那里抢一座万达广场。

掌握了别人的命运钥匙,自然也让王健林不自觉的陷入到了“团团伙伙”的游戏当中,有时候建一座万达广场还需要上面去跟王健林打招呼。

可也就在王健林风头最鼎盛的那一年,事情正在悄然的其变化,福建省下发通知,取消了34个县市的GDP考核,随后,上海宣布取消了GDP考核目标,浙江也对26个欠发达县不再考核GDP总量,绿色环保的权重大幅提升。

福建崛起了宁德时代,上海崛起了特斯拉,浙江崛起了青山和吉利,但上了贼船的王健林下不来了,GDP在考评比重的下降,不会让他停建广场,而是会有一只神秘的大手逼着万达买更多的土地,借助文旅等模式,变出来更多的房地产GDP。

明知道房地产是末路,明知道靠山也靠不住,但王健林停不下来了,只能一步一步将自己累积的毕生财富都投入到无序扩张的土地与GDP当中,说着满口自己都不相信的豪言壮语。

看着自己一手建起的商业帝国落入他人之后,王健林也许后悔那时候他还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