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原本是不想搞小米手机的,搞软件出身的他兴趣在于搞高利润的MIUI,投资了拉卡拉,uc浏览器,凡客,多玩等一大批手机OS的生态圈应用。
小米最终走上了手机之路,是摩托罗拉等老一代功能机霸主,在竞争中被智能手机所击溃,摩托罗拉中国区的管理团队,设计团队,供应商和代工厂为了活下去并对抗苹果,拉着雷军来搞了硬核的小米手机。
雷军原本也不想搞小米汽车的,他只想把MIUI扩展到车载上,投资了蔚来小鹏等一批MIUI潜在的造车合作伙伴。
小米最终走上了造车之路,是北汽等老一代燃油车霸主,在竞争中被新能源汽车企所击溃,北汽集团,北汽供应链和他们背后的地方政府,为了活下去并对抗特斯拉,拉着雷军搞了硬核的小米汽车。
雷军的出山,每一次都是产业摇摇欲坠走到了本轮周期的末端,产业内一批“改良派”想要摒弃旧体系,开创一个新局面,但奈何自己不适合牵头,便“研究决定了”让雷军来当大哥,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展示在民众面前。
已经退休上岸的雷军,每一次都是说着“另请高明吧”,被生拉硬拽回了北京。
选他很简单,自从贾跃亭出国后,在国内没有人比雷军更擅长把制造业PPT讲出一股树新风的感觉……
雷军的基本盘便是如此,哪怕躲在床底下也会被拽出来,逼着他化身“雷大炮”,讲着浓浓口音的三民主义和葛斯底堡,用嘴炮替该产业的改良派勾勒出美好的蓝图,让消费者愿意相信他重建了一个新的美好的供应链,也愿意用银子给他勾勒的未来投票。
因此,媒体口中小米强大的供应链和成本控制,是很强,但跟民国初年的督军府一样,是旧势力一整套运行了十数年的供应链“洗澡”后树新风包装出来的,这是小米产品一直没有小米理念更锐意进取的内核,也是小米口碑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
当然,黄袍加身后的雷军,并不会被这些扶他上位的硬件军阀搞成傀儡,承诺硬件净利润永不超5%,便是“一律不得经商”,之后再搞谈杯酒释兵权,慢慢建立小米的供应链体系,手机汽车的产品力也会向吹过的牛逼看齐。
最近好多人都在调侃雷军前几天演讲时提到的500亿投资芯片,这里政事堂要做一个提醒,对于一个行业来说,雷军的每一次重磅入场,都是一个重要分水岭.
雷军入场前,行业是试水的“洋务运动”,雷军入场后,则是轰轰烈烈的革命。
就在雷军搞小米手机的那几年,一个亿的小灵通用户换上了手机,3G网络迅速全国普及,行业标杆华为从几百万出货骤然飞升至过亿,
就在雷军搞小米汽车的这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从5%上升至50%,行业标杆比亚迪股价翻了十倍。
试问雷军2010年创立小米之前,有几个人听过余大嘴和OPPO、vivo?雷军2021年搞小米汽车之前,有几个人听过赛力斯、零跑……
之前的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的历史证明了,只要雷军“返场”,行业的革命就会到来,顽固的旧势力(功能机、燃油车)都在被加速淘汰,新势力迎来了规模、利润、市值等多维度的快速增长。
并不是说雷军有多么聪明和运气好,每次雷军被簇拥“返场”之时,正是旧势力改良派准备放弃旧势力,扶持代理人下场搞新东西。
纵观历史,走到听惊“雷”这一步,便意味着旧时代的落幕,改革的浪潮,谁也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