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复苏,会持续多久?(已付费)

223次阅读

从23年底政事堂转为乐观,并表示重归国内资本市场以来,由于跟很多人感受的实际温差巨大,这一年多来饱受质疑。

直到24年9月那一波后,质疑声才渐渐低了下去,随着近期民企座谈会的召开,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新质权重股较一年前翻倍,很多曾经质疑的读者也开始转为询问这一波复苏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今天就跟大家推演一下,这一波的反弹/繁荣会持续多久,因为涉及对一些政治正确和传统观念的打碎,为了少给自己惹麻烦,本篇设置为收费。

跟西方国家享受了资本主义的红利,就要接受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洗礼类似,中国实施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享受了制度优势的同时,经济也要接受政治周期的冲击。

直观感受就是,我们在“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周期中不断地轮回。

中央为了刺激经济和就业,放权给地方,很快经济就回暖了,但伴随着地方的无序扩张,各种乱象频出,中央又不得不收权限制,导致经济和就业承压,最终,中央又不得不再次转为放权。

这种轮回,在建国之初尤为显著,但这里没必要展开,就带大家回看一下过去十年。

起于14年,我们开启了双创放权,为中国带来了强劲的互联网浪潮,但是也带来了股市泡沫,P2P金融灾难、影子银行、房价飙涨等一系列的问题,以及乐视、万达、海航、安邦、华信、明天等一众企业的无序海外扩张。

于是17年,我们又开启了供给侧改革,进入管的阶段,伴随着贾老板、王老板、陈老板、吴老板、叶老板、肖老板一个接一个的陨落,经济活力也开始了断崖式的下滑。

故而18年,我们开启了科创放权,为中国带来了强劲的科技红利,各类含科量资产一路飙升,但是也带来了平台经济的无序扩张,资本开始染指国计民生的骨干领域,甚至还有人敢乱放炮。

于是21年,我们又开启了反垄断,进入管的阶段,一个个垄断企业先后被分拆,医疗、地产、教育等一个个重点行业被整改,大基金被审计,金融有棱有角,经济活力又一次开始了断崖式的下滑。

终于,到了24年,我们开启了新质放权,并在刚刚结束的民企座谈会上,把一大批的饥饿猛虎放下山。

这一次的由收转放,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管的时间比以往略长了一点,从21年持续到了24年,再加上,从双创到科创再到新创,由于科技含量的不断激增,每一次的收益群体都要大幅缩减,使得这一轮很多人的体感就会变得很差。

但无论如何,新的经济周期,还是来了,经济发展与活力,也回来了。

所以我们也会看到,中国民营经济比重最高的浙江,也会受“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周期而起起伏伏。

当然,大家关注的是,这一波会持续多久。

从14年的双创,到18年的科创,再到24年的新创,本质都是中央“放权”,因为中央也不知道最终会搞出来什么,这段时间允许地方和企业来搞活经济,“法无禁止即可为”。

这段时间的初期,也是很多灰色机遇借机横行和无序扩张的时间,14年那一波,是P2P、影子银行,和随后骗补的新能源汽车,18年那一波,是区块链拟货币,和一批顶流的基金经理。

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都是国内新产业的风口探索期时间,很多法律边缘的探索都会被视为允许,也是很多人逆天改命的时间点。

中央短期的无序放任,是因为要给一批新时代的领军者,有机会和契机,打破旧的秩序。

回想2014年时,美团王兴35岁,字节张一鸣31岁,滴滴程维31岁,摩拜胡玮炜32岁,饿了么张旭豪29岁,

回想2018年时,未来的“美利坚一字并肩王”马斯克和很多新能源造车者还被认为是骗子。

所以我们再来看这一轮35岁的宇树王兴兴,40岁的深度求索梁文锋和游戏科学杨奇,也不需要惊叹他们有多年轻,接下来还会涌现一批更年轻打破旧秩序登顶云霄。

当然,这场无序的风口并不会持续很久,“一放就乱”之后,必然要迎来‘’一管”。

14年的双创后,是17年的供给侧改革,18年的科创后,是21年的反垄断,24年的新质后,也将面对27年前后的某个行动。

这个行动跟西方资本主义周期一样,是不可避免的,是中央对前几年放权的一种调整,将其中发现的一些错误进行修正。

区别,不过是资本主义是靠市场调节,社会主义航行是靠舵手。

大概两年后,行业的无序发展就会结束,一批肥猪从风口跌落,各种庞氏骗局与大忽悠退到沙滩上,剩下的那些真英雄们,开始兼并重组。

所以短期的结论很简单,这场混乱的阶梯还大约会持续两年,是一批未来之星登顶的机会,当然,也是一些骗子和野心家的机会。

本轮复苏,会持续多久?(已付费)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