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城镇化共生 是碧桂园最正确的选择

2020年 3月 31日

这个月头部房地产企业陆续发布了2019年财报,财报的表现也成为了观察房地产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大势的风向标。碧桂园、万科和融创这几家头部房企均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其中,碧桂园2019年财报尤为亮眼。这些年来,龙头房企碧桂园还没有过“迟暮”这回事,一直“大象起舞”,保持稳定增长。似乎无论外界经济环境、行业生态如何变化,这家房企总是能如此幸运地数次踩准节奏。从碧桂园的财报里以及业绩发布会的问答,我们可以窥见背后的原因。

01.碧桂园凭什么从容?

当疫情导致的阶段性停工、停售为行业带来更多波动与不确定时。但碧桂园显得十分从容,积极抗疫,持续不断地往疫区运送物资,还把自身研发的煲仔饭机器人马上安排到武汉新冠肺炎疫区的隔离点,为医护工作人员免费提供煲仔饭配餐服务。

一系列举动的背后是稳健的财务以及强大的现金流在支撑。报告期内,碧桂园实现总收入约4859.1亿元,同比增长28.2%,毛利增长23.6%至1266.4亿元。利润方面,碧桂园实现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为401.2亿元,同比增长17.6%。

与此同时,碧桂园已经连续第四年实现净经营性现金流为正,达146.7亿元。民营上市房企中,仅碧桂园、龙湖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持续数年实现净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同时,碧桂园的可动用现金余额约2683.5亿元,达到公司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占总资产比例达到14.1%,且尚有约3167.9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未使用。

头部地产都在寻求以多元化来寻求业务转型,恒大造车,万科各项产业依旧在培育过程中。2019年,碧桂园机器人业务全年研发费用约人民币19.7亿元。当强化主业、力保现金流成为共识时,执着于机器人的碧桂园未来是否会对其多元化战略做出一定调整?

对此,莫斌表示,碧桂园并非盲目投资新业务,而是围绕主营业务去做投资,选择对于主营业务有帮助的领域发展新业务。莫斌透露:“希望建筑机器人能够在明年这个时候进入部分的量产,希望能快速地实现产业化。”

2018年7月以来,两年多时间里,碧桂园成立了两家机器人公司,博智林专注建筑机器人,千玺集团研发餐饮机器人,二者覆盖了建筑机器人、安防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和厨艺机器人多个品类。

 

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谷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已成立5大研究院,组建了3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公司累计递交专利申请1843项,已获授权327项。公司旗下的智能制造工厂已经正式投产,佛山顺德机器人谷也在加快推进建设,其中自主研发的AGV导航精度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目前,博智林已招募了3256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集中开展重点产品研发、关键技术攻关,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0款,其中32款已投放工地测试,其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相比人工作业大大提升;累计递交专利申请1843项,获授权32项,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家面向市场的碧桂园机器人餐厅去年在广州也正式开始营业,从菜品制作到点餐、支付等各个环节,已初步形成机器人餐厅的全链条系统运营模式,技术始终在迭代中。

莫斌表示,三大业务并非盲目投资,如果说主营业务是老虎,那么新业务就是翅膀,“为老虎插上翅膀”。而更大的背景是,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口,大国博弈使得科技兴国、发展实业成为必然选择。

02. 做城镇化大势的守望者

要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碧桂园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坚持城镇化路线所带来的竞争力——它在连续三年的年报中都提到了城镇化趋势给企业所带来的幸运,并以高业绩佐证这一点。城镇化仍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碧桂园坚信。

四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从17.9%上升到60.60%。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空间规模都得到了空前扩张。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曾表示,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即使我们把达到成熟城镇化水平的门槛设定在70%的人口城镇化率,这也意味着要实现近10亿人口命运的变迁,也意味着从今天算起到跨越这个门槛的那一天,中国城镇新增的人口数量还有近3亿的增量。这说明,未来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每一轮城镇化政策的调整,都会显著改变区域城市格局。新一轮的城镇化,以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以都市圈作为主体平台,以城市群作为主要形态,最终要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双重目标。

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一线城市的人口集聚是不可逆的,它兼具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三重概念。更重要的是,国内四大一线城市的都市圈的模式已经日益成熟化,所在的城市群又都是世界级城市群,比如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

2019年全年国内合同销售以城市类型划分

除了一二线大城市,都市圈时代里的三四线城市也不可忽视。这些城市基本都是围绕在中心城市周围,可承载其外溢需求。比如此前,广东、佛山、东莞集体政策收紧,也导致部分购房需求外溢至江门、韶关等城市。

三四线城市更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联通小城镇和乡村的桥梁纽带。并且,无论是轨道交通的一体化,还是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它们都具备极强的优势。

碧桂园业绩显示,对于可售货值占比最大的三四线城市来说,88%的城市处于库存短缺或合理状态。同时,截至2019年底,碧桂园三四线城市项目获取18个月后的投资转化率为1.27,远高于同行一二线城市项目0.71的投资转化率。此前,碧桂园扎根三四线城市的布局还让市场觉得有所顾虑,如今硬核的业绩数据就是最好的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在土地投资策略方面,碧桂园有意加大了一二线城市的布局。去年碧桂园一二线新增权益土地金额占比从2018年的40%提升至45%。

碧桂园常务副总裁程光煜对此回应称,一二线城市或者面向一二线城市的目标市场的投资比重是略有加大,直接反映在土地投资的成本上。但这种数量变化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在这些一二线城市呈现相当多的机会,所以便加大投资。

事实上,碧桂园一直在依据人口流动趋势均衡布局。在碧桂园已获取的可售资源中,97%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3%位于五大城市群,大多数货量的分布符合人口流动趋势。

城市人口的增加对于创新力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学家张维迎曾提出过,人口流动和人口聚集对人类的创造力有大大的提升。在城市生活中,人口规模增长1%,创新能力能提高1.25%。

人口更加自由地流动,向珠三角、长三角的中心城市集中,这是大势所趋。截至2019年12月底,碧桂园位于大湾区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3091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资源达3226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6317亿元,储备领先同行。其中,位于深圳的已获取权益可售资源约217亿元,潜在权益可售资源约1408亿元。

由于在大湾区拥有充足且优质的土地储备,碧桂园近年来在该地区的销售业绩也十分可观。2019年,碧桂园国内权益合同销售前10位的城市中,有一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佛山、广州、惠州、东莞和清远。

从偏居一隅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房企的龙头老大,碧桂园已经证明了其一直坚信的城镇化路线所带来的竞争力。据克而瑞统计,2019年TOP100房企累计权益销售金额同比增长6.5%。从同比增幅来看,碧桂园保持着高于百强平均水平的领先优势。

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从地产主业到现代农业、机器人等,都与新型城镇化中的人息息相关。房企参与城镇化的形态随着社会发展、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而不断发生改变。在碧桂园深入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契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这一方向无疑将成为未来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xitalk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