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一切国有“三资”是搞什么?

67次阅读

湖北的一切国有“三资”是搞什么?

今天好多朋友都在问,湖北提出的国有“三资”是什么回事儿,吓了大家一大跳。大家可以回翻政事堂过去两个多月以来的系列文章,和包凡、娃哈哈、万科等的故事,都紧密围绕着这个内核来写的。文章里面普遍会用“并购”、“杠杆”等词汇,但私下里跟朋友聊天时,一般会调侃用“私有化”一词,给资本家朋友们鼓劲,告诉他们跑马圈地的时候又来了。兄弟们,看看北京正在开的会,康波周期中的十年小周期又到了。就在十年前的这个时候,在神秘大佬的指点下,宝能姚振华在哨声响起前,就开始默默的收购万科的股份。两个月后,更为神秘的企业安邦紧急下场举牌万科,持股达到 5%。又过了八个月,恒大突然杀入场,斥资 360 多亿买入万科。最终,2017年出,深铁成为了大赢家,拿下了万科,赢得了这场举世瞩目的宝万之争。他们在争什么呢?他们在从央企华润手中,拿下传统行业“梯云纵”功夫最好的万科。不是万科跟收购者的产业互补性有多好,而是万科的融资成本最低,举债潜力最强,谁拿下都能帮助他们继续扩大杠杆。而巧妙的是,为了争夺万科,五方力量使用起了不同的加杠杆方式。宝能主要是通过麾下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收购,需要保监会管。安邦主要是通过麾下成都农商行的资金来收购,除了保监会,还需要银监会管。恒大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一系列的复杂融资手段收购,除了保监会银监会,还需要证监会管。深铁主要是通过国资体系的融资手段收购,主要归地方国资委管。至于最弱的万科管理层,则是试图通过私募的方式来收购万科。

说这么多,重点是万科么,不是的,重点是资本家们在监管的放松下,突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上杠杆收购了。是央企可以无责任甩卖自家的核心资产了。

这就是十年前左脚踩右脚,无视牛顿引力的“梯云纵 1.0”。

我们以安邦为例,安邦财险获取的廉价险资控制成都农商行,完成第一次杠杆,借助成都农商行的廉价存款控制万科,完成第二次杠杆,万科的廉价借债资金则可以替安邦控制更多的企业,然后不断的上杠杆。。。。

十年后,模式不过是换成了甲骨文、OPENAI、英伟达等一系列企业之间不断上杠杆的“梯云纵 2.0”,但本质都是在这种不断的杠杆与并购合作中,制造出巨大的货币效应,把经济给带动起来,把巨大的窟窿给补上。聊了这么多的历史,最终再回归的今天主题,用“湖北三资”角度来看十年前的万科争夺战,是空置的国有土地被万科资产化了,是国资持有的万科资产被证券化了,是国资持有的万科股票又被杠杆化卖了。。。这债,不就化了么。。。只是,当年深铁因为某些原因横插一手,又没有提前甩手,最终使得国资把这巨大的窟窿扛下。把这些都想明白了,就会懂,只要咱这梯云纵玩起来,中国经济的肯定风生水起,就算没有资本加入,跟着卖点铲子买点股票,也能赶上这一轮经济发展的红利。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