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在北京前门的全聚德烤鸭店,邓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在廖公的陪同下,迎接日本众议院三宅正一副议长为首的日本国会代表团。
席间,三宅副议长谈到他正在学习中国的太极拳,同为太极拳爱好者的邓公一下就找到了两个人的共同点,邓公一边吃着烤鸭,一边畅谈着他对太极拳与武术的心得,并将武学上升至哲学范畴,唬得三宅副议长惊人天人,一脸遂恳的请邓公为广大的日本太极拳爱好者题词,以作纪念。
第二天酒醒后,邓公挥毫写下“太极拳好”四个字,并派人将这幅墨宝派专人送给了三宅副议长。
当然,这并不是一顿烤鸭和题字那么简单。
就在一个月前,在廖公的陪同下,邓公赴日本,举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换约仪式,日本开始以ODA的援助方式向中国支付战争赔款,中日两国的民间友好从此有了法律的保障。
正如一位黑框眼镜长者所说,一个人的命运呀,当然要靠个人的奋斗,但是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在这一顿烤鸭间的闲聊后,很多人的命运都迎来了转变。
主持对日外交工作的廖公,饭后便旋即便召集了香港电影工作者,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亚洲市场的武术片,弘扬中国的武术文化。
努力并不会被辜负,国家也不会忘记每一个爱国者,潜力广阔的大陆电影市场会对这些“主旋律”的武术片开放,利润丰厚的日本电影市场,也会对他们敞开怀抱。
千万不要怀疑廖公的全球影响力和号召力。
廖公父亲是国民党创始大佬廖仲恺,母亲是民革创始大佬何香凝,亲友遍布全球,作为里根访华特使和中美第三个公告开路人的陈纳德夫人陈香梅,来华时也要喊陪在邓公身边的廖公一声舅舅。
而这一场廖公主持的会议,彻底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摸爬滚打多年的成龙大哥,终于凭借着卓绝的努力迎来了他的时代,在日本政界大佬的庇护下,成为岛国的国民偶像,初出茅庐的李连杰,更是在廖公的亲自关怀下,以1毛钱的平均票价创下1.61亿元的票房纪录。
甚至很多80后的少年时期,都是伴随着日本动画片和港台武侠片度过,很多经典人物形象和台词,都令我们记忆深刻。
当然,踩中历史进程的不仅仅有影视圈的各位大佬,就在李连杰替换原主演成为《少林寺》男主角的同一年,16岁的刘应成,初中毕业后到嵩山少林寺出家,拜少林寺防长释行正为师。
少林由北魏孝文帝建立,在唐代因“ 十三棍僧救秦王”而闻名,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历史原因,在建国后昔日的盛况早已荡然无存,以至于《少林寺》拍摄时,寺庙因年久失修,剧组之选取了若干镜头,大部分镜头都不得不在外地搭建了新基地。
踩中了历史进程的刘应成没有浪费这个天赐良机,迅速利用《少林寺》电影和全国的学武浪潮,把少林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对,他的法号,就是释永信。
后来,有一次记者问马云如何评价释永信这位得道高僧,口无遮拦的马云给了一个很讨巧的评价,河南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家。
当然,这些踩中历史进程的年轻人们,也许并不知道,自己的努力只是一个必要条件,真正转动他们命运齿轮的,其实是数千里之外的一顿烤鸭。
随着1978的改革开放大年,中日进入政治层面的蜜月期,民众层面就必须要找到文化层面的共同点,推动双方人民的相互信任,中日同源的功夫自然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只是当年吃着烤鸭的三宅副议长并不知道邓公不会武术,也没有人传授过他什么武术理念,在烤鸭店洋洋洒洒的那些重剑无锋、后发先至、以柔克刚、海纳百川、无招胜有招……让日本政坛大佬惊为天人的武功哲学,都来自于他下放江西期间,闲来无聊时看的那些金庸武侠小说。
历史如今又来到了一个轮回,中央选择在25年12月18日启动海南自贸港,与1978年12月18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呼应。一些上层有关系的大佬们,也试图仿照四十多年前的成功路径,去搭建中外之间的沟通桥梁。
只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明白,当年他们能够成功,是有人需要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都是一张白纸,可以扶持和树立为全国的榜样,而成功后的这四十多年,他们早就已经脏了,更需要一代旧人换新人,退位让贤。
于是历史兜兜转转的,当年金庸金大侠对少林射出的那颗子弹,半个世纪后正中少林方丈的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