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底,已经退休三年的东航原董事长刘绍勇被查的消息,挂在了中纪委网站上。消息就一句话,但传言却不少。
和这个消息同时出现的,还有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份民航总局对一起航空事故的答复函:
不予公开。
蚝腩有个朋友是飞行员,他说以前新舟60事故频发人心惶惶的时候,局方领导曾有一番讲话发人深省——先不说飞机设计问题,厂家的问题,机械的问题:
我们就说飞行员的问题。
1
7月2日晚上,长春市警方通报了南航分公司的飞行员李某某因为工作纠纷,刺伤了自己两名同事后,跳楼身亡。
关于这起事件,网上有很多演义。其实很早之前,南航就开始施行“无后果违章”和“升一格处罚”。
绕机检查过长,罚。时间过短,也罚。袜子穿错颜色,罚!帽子没戴正,罚!甚至连衣服出现褶皱,都要被停飞三天。
一位飞行员告诉蚝腩,明明公司发的鞋没有鞋带,但有飞行员被批评因为:
没系好鞋带。
界面新闻曾报道,南航北京分公司曾有一位机长,因为航班运行错误,被罚连续2周每天4点起来执勤,最后这名机长:
脑梗了。
抢救过来后,航司因其健康不适合飞行,把他转成了模拟机教练。2020年下半年,这名机长被取消模拟机教练资格,转为地面。
在不飞行的时间里,飞行员们还要参加很多会议、坐班、开会、培训,班组聚会,甚至是制服熨烫交流会。
有副驾驶晒出自己的行程表。先是连飞3天,第三天凌晨落地后,紧接着又要次参加早上8点的会议,第二天危险品复训一整天,第三天上午一体化培训,下午还有两场考试等着他。
民航法规规定,机组执勤144小时后,要为其安排48小时的休息,休息期间,不得为其安排任何工作,该机组成员也不得接受任何工作。
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有人分析说是从2007年三大航自费招飞开始,从那时起,选拔流程变成了航空公司内部的面试和筛选。
要这么说我就明白了。毕竟江西周公子和内蒙那姑娘都教过我。
光景好的时候,矛盾还能遮一遮。可疫情那几年,航空公司们可是亏惨了。
就拿刘绍勇当年主管的东航来说,2019年净利润还是30多个亿,2020年净亏接近120亿,2021年又亏了120多亿,2022年更是亏了370多亿。
2023年刘董走了之后,又亏了80个亿。去年亏的少点,42亿。
几年时间眼睛一闭一睁,七八百个小目标没了。
东航还不是亏得最多的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这个样子,新飞机肯定是不买了。再加上最近几年问题机型停飞,能飞的飞机又少了。
最严重的,是飞行员还越来越多了。
疫情前的2019年,驾驶员执照总数是大概6.8万本,到了去年底,差不多9万本。
你爱飞不飞,不飞有的是人飞。
内卷,终于卷到长空之王。
2
2018年8月28日,首都航空一架客机在澳门降落时遭遇风切变,导致飞机弹跳复飞,前起落架受损严重,最终备降深圳。
也是因为这次事故,首都航空内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排查,数十名机长被拿下:
杭州分公司近乎瘫痪。
所谓排查,就是局方针对飞行员进行资质专项检查。疫情后,一人差错,全公司排查。
高标准严要求下,飞行员任何错误的操作都可能导致停飞。飞错高度,不按标准程序,进近姿态不稳定,都能被拿下。
今年3月3日,一家航司的客机在执飞中,因为飞行员操作失误,出现了飞机可能撞击地面的地形警告。
局方立刻展开专项安全审计。看起来,这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导致。
事实上,这名飞行员所在航司,刚刚开完会,强调不得穿越高度。
执飞当天,管制员向其下达了降低高度的指令时机比较晚。高度紧张的飞行员满脑子都是不能飞错高度,于是立刻下压驾驶杆:
地形警告出现了。
一段严查超速的高速上,限速突然从120降到60,你会不会猛踩刹车?会的话你驾照可就没了哦。
现在很多机长不敢让副驾驶上手操作起落,因为副驾驶出现的任何错误,机长可能都要陪绑。
前段时间,南航一家波音787出现了擦机尾,导致机身损伤严重,就是因为副驾驶操纵导致。此事一出,愿意让副驾驶起落的机长就更少了。
2020年,心理月刊曾出过一期对航司飞行员心理状况的调查,调查发现,大约16%的飞行员,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现在,排查飞行员心理问题,给他们做心理测试,成为航司的重要工作之一。一位管理飞行的主管告诉蚝腩,天天找精神病:
我自己快成精神病了。
3
几个月前,东航下发通知停飞了89名飞行学员,理由是他们的ICAO4(英语无线电通信等级4级)在6个月内未能通过。
放在10年前,很难想象因为英语没考过就停飞。
2015年,中国新引进飞机超过362架,各大航都在拼命买飞机,每个月都会有被喷涂好的新飞机入库。
光是2015年上半年,就新开了各种国际航线超过110条。
ICAO4考不过一样成功下机队,成为副驾驶,到了公司继续慢慢考。航司还会专门请人来给大家做培训,副驾驶长更是被公司追着晋升。
去年,全球航空公司都赚的盆满钵满,中民航业总体盈利却只有1.2亿。这个表现甚至拖累了整个亚洲。
根据国际航空协会的统计,去年美洲和欧洲的航空公司平均能从每位乘客身上获取的净利润分别是10.3美元和8.2美元,而到了亚洲,这个数字变成了:
1.8美元。
也就是说,亚洲地区的航空公司拉一个乘客刚好赚一杯瑞幸的钱。这个水平也就比非洲略好。
今年一季度,国航亏损扩大22%,东航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亏损8亿变成亏损9.95亿,南航亏损幅度和去年一致,半日空利润下降了6成,最能赚钱的春秋归母净利润减少了16%,吉祥航空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减少了30%。
是航空公司们不努力吗?蚝腩见过南航双人经济舱出行,从北京到大阪,往返只需要1000块钱。
每人单次飞行价格250元,1700多公里的航程,算下来一公里只要一毛五,这比同等距离的普通火车卧铺还便宜。能把油钱赚回来吗?
在这种情况下,航司想尽一切办法去节省开支。如果你打开川航的员工APP,就能看到一句醒目的标语:
一切成本皆可降,每个环节都增收。
降低成本,意味着更差的飞机餐、乘坐体验。我翻了一下三大航的餐食费用,国航24元,东航25块,而南航只有18元。
要不我这18块不吃了,好好对待你们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