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开孩子的家长会,会上,老师把期末开始的卷子发了下来,并对部分试题做了讲解。
我翻了翻孩子的卷子,发现有一道语文题,“神话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者你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对于这个判断,孩子认为是对的,结果被判了X。
因为正确答案不是“神话”,而是“寓言”。
虽然孩子做错题了,但是作为老父亲的我却是蛮高兴的,说明孩子最近西游记封神榜啥的都没有白看,看穿了神话的本质。
神话与寓言,本质都是掌握着先进文化方向,把握着社会舆论导向群体撰写出来的东西,只不过时代背景不同,展现方式不同罢了。
至于这道题的唯一正确答案是”寓言”么?
当然不是,每个时代的神话与寓言,都会被换一种符合当时大众能够接受形式。
从魏晋南北朝的行为艺术,隋唐的传奇,到宋元的平话与戏曲,明清的小说,民国的杂文,乃至伴随着我们长大的读者、故事会、编乎,以及政事堂东拉西扯的那些文章,哪一个不符合“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者你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展现方式的不同,不过是每个时代,知识的普及程度不同,掌握舆论主导权的群体不同罢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九品中正制度下,门阀士族掌握文化,所以他们“讽刺或劝诫”的方式是门阀子弟们玩行为艺术,隋唐之后科举兴起,文化覆盖面越来越广,阅读的门槛越来越低,语言形式也越来越白话,作死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而最早的神话与寓言的区别,不过一个是神权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一个是宗族封建制社会的产物。
掌控殷商文化的是一小撮的大祭司,基于他们的阶级利益,所以要编撰出神话故事,说服普通民众甘愿于冒险、牺牲与奉献,夸父、盘古、女娲、大禹,精卫……无一不是如此。
掌握周朝文化的都是广大的贵族子弟,基于他们的阶级利益,所以要勾勒出寓言故事,说服国君按照自己的主张施政,寓言故事来源的《孟子》、《韩非子》、《老子》、《庄子》、《吕氏春秋》、《战国策》……也莫不如此。
本质上,都是掌握文化力量的群体,在玩他们的春秋笔法罢了。
因此,虽然儿子的语文卷面上被判了一个X,但老父亲我还是非常高兴的,教育的成功不是满分或者A+,也不是去记住一个“政治正确”的答案,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独立的思想与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