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经济刺激的底层逻辑

2023年 8月 5日

这几天,网上都在流传针对这一波刺激政策的调侃。

因为这事儿跟钱是直接相关的,今天比较严肃的聊一下这轮经济刺激为什么会让大家感觉“拧巴”。

由于本文讨论的是政治逻辑,跟主流的调侃观点不一致,且稍微有点敏感,就不在主号上发了。

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从20大开始,中央的决策机制跟以往有了根本上的变化。

1、决策的保密度非常的高,会前没有人知晓,

2、决策前不再跟地方和外部智囊团队进行讨论,

3、决策前不再需要进行舆论的吹风。

这些给我们的直观感受,就是中央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不讲武德,搞突袭,搞U型转弯。

而且,不仅仅是本次724会议的经济刺激,20D之后的疫情开放,也是这种U型转弯。

因此,大家的不舒服,来源于对新机制的不适应。

过去是先拿方案公开讨论,开会时综合各方意见,将草案进行微调,形成定稿,

现在是开会时直接公布方案,各部门会后直接根据方案执行。

因此,无论是以往消息灵通的外媒,还是人脉广泛的大佬,从20大之后,在大事儿上,基本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曾经一个月前就大概知道结果的各路权贵们,如今可能也就比吃瓜群众早知道几个月小时而已。

724会议那么大的利好,从7月24号夜间,A50迟了数个小时才反应过来,到7月25日早上,A股第一时间也没反应过来,都能发现,没有谁提前知道,都得看逐字逐句看文件之后才能理解。

因此,最近那些调侃政策“发文件”的,是没搞明白中央底层逻辑的变化。

这可以说是20大之后,中国决策机制的一个新常态,就是外部很难再通过情报工作,提前知晓中央的决策。

最近美国军方着急跟我们的军方沟通,也是这个道理,传统的通道他们拿不到信息了,很多决策就开始束手束脚,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同样,政事堂也在724政治局会议之前观察了各部门和各省的文件后,认为不会有刺激动作,当天都没准备写付费的解读了,结果下午看到新闻公告后,第一时间挂单,匆匆忙忙的把原本约好的饭局取消,麻溜的也跟着来了个U型转弯。

然后笑了笑自己,发现竟然同一个坑又踩了一次,没有吸取教训。

客观来说,中央这种做法有利有弊。

好的是对内建立起了相对的公平。

过去距离消息近的群体,可以囤货居奇,可以上杠杆动用“北上资金”,充分利用政策的时效性进行套利。

而如今,再牛逼的大佬也就提前几个小时知晓政策转型,根本来不及相互勾兑,也就无法形成趋势与合力,只能小打小闹。

对外,增加我们的博弈筹码。

尤其是过去美国和俄罗斯看我们几乎是看小透明,可以在谈判中轻松的拿捏我们,如今开了“战争迷雾”之后,他们都为猜,付出相应的成本。

而中国也敢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果断的再次U型转弯(譬如俄乌冲突,譬如中美谈判)

坏处则是也容易把己方给搅乱。

突袭的玩法打了自己人的各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一个措手不及,只能急就章的响应中央的指示,导致举止失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也导致了,最近的很多刺激文件,看起来特别的虚,不是这些部门不想,而是庞大的体制也没办法第一时间响应,也不敢拍脑袋下决策。

各部门各省都需要召集行业人事沟通,下属部门起草,领导班子商讨,这一套流程下来,没个把月很难完成。

通俗的来说,

过去地方政府是开卷考试,几个月前就拿到中央划重点的文件做准备,各个利益集团勾兑一波之后,再出台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

而现在都是在玩随堂考试,除了几个“好学生”,绝大部分的机构都没有提前的准备,交出来的作业自然就会“假大空”。

背后,是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象的来说,老板变成了《三体》里面“面壁者”乃至“执剑人”。

所以,真的别光顾着调侃了,这次就跟疫情的开放一样,后续就是执行的问题,只不过亲儿子们的动作会快,远房的动作会迟缓而已。

多关注房子,多关注股票,这个下半年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

xitalk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