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提速的背后

2021年 8月 11日

最近,新时代“三座大山”与“黄赌毒”被轮流爆锤,美国资本纷纷表示友邦惊诧之际,很多朋友也发现了,中国的金融开放也在突然的提速。

从摩根大通成为了首家外资全控股的证券公司,到贝莱德富达等多家美资公募牌照的筹批,随着天津“狗不理”的会面,一系列的开放都在大踏步的向前。

应几个朋友的询问,今天聊一下对美金融开放的问题。

老办法,还是从历史找逻辑。

1949年6月,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三座大山,即将创新时代之际。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给美国国务院发了封电报,表示毛周邀请其前赴北京,进行一次非正式的访问。

在电报中,司徒雷登向美国务院表达他愿意进行这次秘密访问,理由是可以对我党进行分化瓦解,鼓舞中国国内的“自由力量”。

这位看似人畜无害的司徒教授,同时也是一个为了美国利益殚精竭虑的政治家。

而司徒雷登当时并不知道,同期,一只由刘少奇率领的秘密使团也已经出发前往莫斯科,为新中国的成立,征求苏共内部亲华力量的全力支持,以避免斯大林在东北或者西北扶持一个新的苏维埃政府。

任何一个利益集团都不会是铁板一块,外交的本质就是让支持我们的人变得更多。

因此,我们邀请司徒雷登的目的也有很多,甚至是苏共的谈判争取筹码,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向美国国内的亲华、知华势力,释放友善的信号。

值此风云际会之时,无论是美对中,中对美,苏对中,中对苏,各方的策略都非常的明确,那就是在对手的内部搞分化瓦解。

但是客观来说,当时我们在外交上还是犯了一个以己度人的小错误,对美外交方面重点考虑了政治力量和舆论力量,而没有考虑到华尔街对美国政府的决定性影响。

虽然从外交系统的司徒雷登到美军的延安观察组,美国政坛有很大的一批力量都主张争取中国,但是当时的华尔街却看不到争取中国的好处,在他们看来,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日本,显然比中国更有商业价值。

最终,中国的示好并没有被美国接受,美国国务院电令司徒雷登返美,中美最后的外交窗口被关闭,也就有了那一篇著名檄文的《别了,司徒雷登》。

随后,半岛的那场战争以及麦卡锡主义的横行,使得美国国内那批亲华的外交力量被血洗,此后的20年美国政坛没有人再替中国说话,中美之间也几近丧失了相互沟通的渠道,对对方大家都只能靠猜。

也使得我们不得不一次次的重用斯诺这个著名美国记者。

当年,教员跟斯诺很少聊意识形态,而是经常在表达中国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市场,将会通过开放贸易与投资,给美国带来多少持久性的收益。

不要觉得这是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才想到,当年延安窑洞里面的时候,教员就已经想清楚了,只是苦于根本就见不到美国的资本家,也没办法对他们搞分化。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美国资本家进入到了中国,套路得以实施,此后的半个多世纪,经贸投资便成为了中美外交关系的压舱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压舱石,就有源源不断的官僚们替我们说话。

此后,无论是90年代剑拔弩张的台海危机和轰炸大使馆,还是特朗普的贸易战和扣押人质,美国国内的超级鹰们,都无法再一次搞出来麦肯锡主义,知华派和亲华派也不必担心遭遇民粹主义的清算。

历史会给我们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使得我们尽量少的走弯路。

目前,我们正在掀翻新时代“三座大山”,如49年掀翻旧“三座大山”时类似,必然会引发美国拜登政府的警觉和资本家们的恐慌。

为了避免在改革的过程中被美国干涉,从而引发激烈的对峙,我们也需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学习司徒雷登的套路,对美国的国内力量进行分化瓦解。

所以,我们最近必然要尽快掏出来几根足够大,但又需要很久之后才能够吃到的胡萝卜......

故而接下来的几个月,也许不少排队了多年的资本家,大半夜就会被电话给幸福的叫醒......

xitalk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