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的奥运会,及时的强心针

2021年 6月 25日

01

夏天依旧是全球各大体育赛会轮番上演激情与梦想的季节。2021年的夏天,正在补偿我们2020所失去的欧洲杯和奥运会。

6月上旬,G7峰会。日本首先菅义伟宣布:本届东京奥运会将如期举行,希望各国和选手踊跃参加。

虽然从允许2万人观会,到禁止观众入场,再到允许1万人入场……反复调控标准的行为,依旧彰显着日本对疫情的不自信。但奥运会终究还是要开了,在公共安全和办赛收益之间反复取舍之间,人们似乎忘记了,举办奥运,应该有一个更坚定的理由。

人们需要奥运,人类需要奥运。

作为传统娱乐产业领域最后的一块堡垒,体育,是观察各个国家,或者说是观察人类最典型的放大镜。

看看欧洲,作为最早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发源地,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下,基于自身利益,无论是出于体育产业还是旅游产业,都使得疫情下的政府显得格外迟钝和保守,所谓尊重个体自由,无意识将个体放置在充满危险的公共领域,产业运作的收入来源,和集体主义的防疫相比,这更是一场资本集体主义“弃疗”。

推迟一年的欧洲杯,正在昭示着过去一年欧洲防疫的结果。德国队虽然磕磕绊绊的从小组突围,但慕尼黑球场上星星点点的观众,依旧显示着,这并非是一届“正常”条件下的比赛。而匈牙利虽然在“死亡之组”中功败垂成,但布达佩斯满场的观众,不仅给自己的球队足够的现场支持,更是一种高疫苗接种率和全民严格抗疫的成果秀。

越是在疫情全球肆虐的情况下,越是需要人们团结一心。

疫情让这个世界变得多糟,大的经济数据不必再提,看看体育行业就知道了:日本奥运的“亏空“已经很难算清, 2020年的疫情中,意甲联赛,法甲联赛如果没有来自政府的援助,多支俱乐部濒临破产的局面。疫情已经让欧洲五大联赛损失了40亿欧元,法甲联赛的损失在5到6亿欧元。

欧洲足坛需要欧洲杯来为后疫情时代为经济打上强心针,而体育作为强心针,发挥作用的领域不仅仅在经济层面。

02

因为两次世界大战,1916、1940、1944年的三届奥运会被迫取消。去年被推迟的东京奥运,是历史上第一次,因为非战争原因推迟的奥运。

2000年悉尼奥运会,朝韩两国共同举着一面旗帜走进会场,当时半岛关系得到缓解,奥运会无疑是最好的展示友好的场合。

1998年长野冬奥会,国际奥委会的呼吁下,美国暂停了奥运期间对伊拉克的打击。1994年,也是在国际奥委会的呼吁之下,挪威冬奥会期间世界休战,南联盟的运动员才因此有机会参加了挪威冬奥会。其背后的国际多边关系,也在奥运会上得到了展现。

自从1896年顾拜旦带着完整体系的奥林匹克运动重新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在消除人类分歧,促进人类团结的历史上,奥运会始终扮演着十分积极的角色。而过去的这100多年,也是奥运精神不断丰富内核的100多年。在运动员们不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历程中,奥运会也在不断自我进化,不断拓展自己影响的边界。

1908年,伦敦奥运会首次实现实况广播;1920年,镀金技术首次运用到安特卫普奥运会中;1960年第八届美国斯阔谷冬奥会,首次在赛场安装电子计算机,科技革命的成果通过奥运会向全球传递;1964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利用卫星向全世界进行电视实况转播;首次使用电子计算机和电动计时器协助裁判工作;1968年,兴奋剂检测开始实施;1976年,物理状态的火被转化成电子脉冲发射到下一个目的地;2008年,北京成为1080P高清转播的第一届奥运会……每个时代的“黑科技“,都通过当时的奥运会,通过健儿们的竞技,传递到全世界各地。

商业领域也是如此,1972年,吉祥物开始出现在慕尼黑奥运会的赛场上;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不仅让电视直播权扩大到160个国家,更是让“承包商“尤伯罗斯一战成名;1992年,全球每10个人中就有9个观看过奥运会,2008年,有专家称,福娃这个形象就能值10亿美元——在金钱之外,福娃的诞生,给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正面影响,人们通过奥运,越来越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2017年,阿里巴巴取代亚马逊,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准确的说,阿里巴巴成为奥运会“云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的官方合作伙伴。作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成熟的电商平台和云服务供应商之一,阿里巴巴的入局,更像是一种国际奥委会对中国商业力量和科技力量的认可。

阿里入局之后,迅速通过“ET奥运大脑“系统助力2018年的平昌冬奥数字转型。ET奥运大脑是面向奥运等大型体育赛事推出的人工智能系统,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IoT、大数据等技术与体育赛事结合,从数字化体验、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竞技、数字化传播等方面推动奥运升级。

也正是在平昌,阿里提出来,希望通过技术提升,最终让北京冬奥会,成为真正的一届“云上奥运“。

03

正如百年历史中,奥运会不断自我革新自我丰富的历程一样。奥运会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也不断拓展商业和科技的边界,尝试来到文化和公益的领域。

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北京冬奥组委和阿里巴巴公益共同打造的“2022北京冬奥文化公益平台”上线。基于阿里公益“人人3小时”平台成熟的技术能力,该平台通过捐步,号召公众在线上捐步,这些步数将化成冬奥蓝色跑道,落在乡村地区的小学中去。

▲6月23日,北京2022冬奥文化公益平台正式上线

这应该是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奥运精神+科技+公益”的结合。用阿里巴巴公益事业群总裁胡晓明的话说,奥运会不止是精英运动员的奥运会,更是全民的奥运。公益也不是一个人做很多,是很多人都做一点点。在一个奥运官方的捐步的公益平台上,冬奥会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和“人人3小时”的公益倡导,融合在了一起。

▲淘宝搜索“北京2022”,即可进入该平台进行捐步

这不也是奥运精神和公益精神的一次美好融合么?奥运精神的本质在于全人类一起解决问题,实现整体提升,而公益精神的本质,不也在于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实现社会的提升?

再回到文章开始时的讨论,是什么让北京冬奥的组织工作如此的从容不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全民抗疫的坚决,和数字抗疫的创新。当数字技术,全民参与和奥运精神碰撞在一起,这个捐步的公益平台,能否为北京冬奥留下美好的遗产,相信你我都有信心。

疫情商未结束,运动赛事与赛会是人类勇气的赞歌,如何面对灾难困厄,是人类需要回答的永恒命题,互联网带来的数字化生活既是疫情防控的坚固基石,疫情如洪水,好在护城河已然坚固。同时,互联技术也会是北京冬奥会朝向更高目标完善的有力支撑。数字抗疫之后,全民参与的体育盛事无疑是2022年冬奥运希望展现的主题。

当下的世界,需要奥运会,需要一针强心剂重新展现人类的勇气和友谊。从这个意义上说,期待北京冬奥会,也祝福东京奥运,毕竟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奥运的精神是高度共鸣的。

xitalk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