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年9月26日,一艘名为狮子号的英国战舰从朴茨茅茨港出发,经好望角、马六甲海峡,历经十个月的时间,一直到1793年7月1日,抵达了中国浙江舟山。
坐在这艘代表狮子军团战舰上的,是英王乔治三世的访华特使,马戛尔尼勋爵。
这一年,在中国,也被称为乾隆五十七年。
在大清官员的口中,访华使团的目的,是英王乔治为那个“十全武功”、天天在社交软件上发文写诗、带领着大清再次伟大的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庆贺他的80大寿。
而英王派遣大英使团访清的目的,则是在那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要为英国的企业家们,和Made in England的新质生产力商品,打开大清的广阔市场。
因此,英国致大清的国书上,明确列出了多项资本主义的诉求,包括:取消大清对大英商品额外加征的关税,取消大清对大英的贸易限制,允许英国控制一个对大清很关键港口、取消对大英国民的往来限制,大清以后不得对大英产品动辄加征关税……
而大清的第一巴图鲁,带领着大清每天都取得胜利的钱隆,只想着大清赚钱大清花,则根本没想过把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开放给大英,他高调的欢迎英使,也只是为了通过大英国王向他的贺寿,来震慑大清的藩属国,并满足他十全武功的虚荣。
相悖的目的与巨大的信息差,使得这场全球最强大两个国家间的会晤,很难有什么的结果。
彼时,正在热河庄园避暑的钱隆帝,得到大英使团访问的消息后,没有返回首都,来处理这场大清最重要的外交事宜,而是让使团直接来他的私人庄园觐见并为他贺寿,以向大清的臣民们和朝贡国彰显他这位世界统治者的权威。
于是,英清两国的外交,进入到了一个颇为诡异的局面,大清官方宣扬大英使者正在准备觐见钱隆,但大清与大英使团的官方正式联系却完全断绝,波涛之下,一波波的钱隆的近臣偷偷找到英国使团,变着法子的游说他们按照蛮夷觐见皇帝的礼仪,行三跪九叩之礼。
彼时,大英作为西方第一强国,面对这种屈辱的要求,马戛尔尼勋爵自然不会答应,于是英清双方进入到了外交拉锯战,火药味也越来越浓,大清要求大英必须跪,否则取消大英的贸易权,大英特使则坚持不跪,要求贺寿前先把贸易与关税谈判推进。
最终,英清两国的这场重磅重磅外交,英王特使马戛尔尼勋爵到底是跪还是没跪,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大清的史书上言之凿凿说是跪了,而大英上下则没人相信会跪。
嘴硬的历史书上怎么记载并不重要,十全武功的清麻宗虽然没有接受大英一系列开放市场的要求,但也没有取消大英的在华贸易权,之后,双方还是“一文各表”的勉强对付了过去,调转枪口各种处理内部最棘手问题。
当然,后续的历史,学过中学近代史课本的我们都知道,坚持不跪的大英商品,若干年后还是打开了大清封闭的国门,破了他的十全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