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顶级的斗争从来不是利益之争,而是路线之争。
过去半年以来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爱恨纠葛,不是为了某个岗位或者某一笔订单,而是美国版的“郎顾之争”,是在争夺美国接下来的路线。
双方背后都是无数的政客、企业家和资本的力量。
被推出来放炮的马斯克,不过是各自集体意志和力量的台前代言人。
马某人代表的是美国新型科技“民营”企业,他们的目标是用创新颠覆统治着美国,垄断着政府预算的美国老妇人,把巨额且利润丰厚的订单交出来。
马某人的对手是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真正统治美国并垄断了订单的“国营”企业,他们秉承着家族传承吾辈责的信念,要把这美国建国以来的铁杆庄稼牢牢的守护。
而这一系列的冲突,都是围绕着特朗普正在酝酿制定的第二个“四年计划”进行的,该计划一般会在总统上任后的某个时间(一般是次年年初),以首次国情咨文的形式正式出现。
就像架空历史大剧大明王朝1566敲定改稻为桑为国策的那一年,朝堂上的各股政治力量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冲突对抗之后,会定下来嘉靖任期内的国策与路线。
从路线的角度,这场斗争,是“郎顾之争”,也是“严徐之争”。

半年前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吵架与翻脸,很像是嘉靖为了获取严党的支持,将神童张居正驱逐出内阁,并支持了波音、洛马等严党支持的改稻为桑方案,搞出了美国版本的“国进民退”。
但将马斯克驱逐出白宫,并不代表“郎”完全战胜了“顾”,为了路线之争的最终胜利,各股政治力量在制定国策期间不仅会全力游说和资助,还会不惜代价的搞事儿,甚至搞出毁堤淹田的灾难。
这使得在酝酿首次国情咨文的那一年,美国国内的路线之争常常也会以某种形式延展和扩散到全球,最终以矛盾不可调和的形式骤然爆发。
2002年1月,小布什发布首次国情咨文的几个月前,基地组织发动了911恐怖袭击,随后美国国家主线变成以安全反恐为主题,
2009年2月,奥巴马发布首次国情咨文的几个月前,全球爆发次贷危机,随后美国回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新质生产力。
2018年1月,特朗普发布首次国情咨文的几个月前,白宫启动301调查,随后美国全球大打贸易战,结束了全球化的黄金时代,
2022年3月,拜登发布首次国情咨文的几天前,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特别军事行动,随后四年美国借着围剿中俄名义重建全球经济与地缘体系。
幸运的是,在特朗普2.0正式发表的首次国情咨文前,马斯克的放炮以及爱泼斯坦门,远没有以上几次的“毁堤淹田”那么猛烈,更像是尼克松1972年国情咨文前的水门,克林顿1998年国情咨文前的拉链门。
随着恐慌结束,全球资本市场也在五月的低点后迎出来了一连串的反弹。
但今天,有一个重磅的新闻,特朗普在真实社交上发了一则推文,“艾萨克曼对太空的热情能引领NASA进入大胆新时代”,这是引发特马翻脸的提名撤销事件后,时隔五个月,特朗普重新提名马斯克的挚友艾萨克曼出任NASA局长。

事情可以追溯到上个月查理柯克葬礼上特马的会晤,也能从几天前联邦政府停摆后,美军收到了一张1.3亿美刀的富豪捐赠中寻找到踪迹。

这里释放出来的信号,是伴随着9月硅谷科技向特朗普承诺巨额的投资,以及硅谷一系列梯云纵式的相互投资持股后,面对中期选举的压力,特朗普那已经倒下的天平又重新摇摆了起来。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我们在中美谈判中采取的“美国反对美国”策略生效,接下来特朗普将没有精力来制约中国的发展与扩张,祖国统一大业,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等都会开始加速,明年要签署的协议也会对我们更有利。
对于美国的科技清流们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刚住五个月的冷宫,就拿到了熹贵妃回宫的剧本,NASA到换帅只是一个开始,他们会凭借不断向“嘉靖”捐赠,推动更多的美国“国有资产”和预算的“三化”。
但对于“百姓”来说,这也许不一定是一个好消息,路线的斗争往往意味着各方都要“不惜一切代价”搞掉对手,爆发大量的次生衍生灾难,而咱们普通百姓,往往都是权力斗争当中的那个“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