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的几个观点

52次阅读

前几天跟朋友喝茶闲聊,聊出几个观点挺有意思的,今天写文章记录一下。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俄三个大国相互进入蜜月期,是建立在美国扮演资本家、中国扮演生产者,俄罗斯扮演原材料供应者的背景之下。

俄罗斯多开采原材料,中国多生产产品,美国多印钱和消费,三方相互成就对方,所以虽然地缘政治冲突很大,但利益总能维持各方处于一个斗而不破的状态。

打破这个平衡的,是技术革命,2008年后,美国页岩油页岩气技术先后大爆发。

能源技术爆发下,最大的受害者是能源大国俄罗斯,随着美国能源逐步自给,不再依赖俄罗斯的产能来平衡全球原材料的价格,美俄的地缘冲突开始激烈,双方在格鲁吉亚、叙利亚,在北约东扩、乌克兰颜色革命、克里米亚冲突上,逐渐撕破了脸皮,并在十二年后演变成了俄乌冲突的热战。

那一轮能源技术爆发的最大受益者则是中国,充裕的原材料与廉价的能源,使得在拥有庞大劳动力人口的中国,大规模生产成为了可能。

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原材料合作,让中国与俄罗斯(伊朗沙特阿联酋澳大利亚)进入了蜜月期,大规模生产带来的资本合作,也让中国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进入了蜜月期,甚至两岸也一度你侬我侬。

通俗的来说,过去是俄罗斯出油,中国出人,美国出钱,大家一起合伙搞生意,后来美国自己能解决油了,觉得不需要俄罗斯当股东了,就琢磨着把他给踢出去,找跟能给他干活的中国来玩G2,G8也同时变成了G7。

时过境迁,随着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世界政治格局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洗牌。

不同于上一轮是能源技术的爆发,导致了三个结果,能源价格下行,制造业与资本的利益双双上升。

这一轮是生产技术的爆发,同样也是三个结果,机器取代导致劳动力价格下降,失业率上升;生产端对能源的需求上升,推动能源价格上扬;受益于智能机械化大生产,资本收益率上升。

所以,站在美国代表的资本角度,在生产效率大提升的背景下,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就需要加大原材料的投资,为即将到来的大生产,囤积足够的能源与原料基础设施。

普京对此也非常的清楚,拥有全球最丰富原材料的他,也会坚定的站在特朗普的身后。

闲聊的几个观点

基于这个视角,再来看特朗普的很多疯狂动作和口号,都是非常理智,且逻辑非常通顺的。

他奋力干涉俄乌停战,是为了拿到乌克兰的稀土矿和俄罗斯的锂矿和石油天然气,墨西哥湾改名美国湾,是为了湾区里面丰富的油气,威胁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岛是为了丰富的稀土矿和天然气,支持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建交并扫灭恐怖组织是为了中东和平来开采油气,抢巴拿马运河则是为了将这些抢到的原材料运出去。

归根结底,只要有美国复兴所需要的原材料,特朗普都可以谈,也都可以合作,譬如特朗普愿意跟朝鲜重启和谈,也是因为朝鲜拥有非常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

对于美国来说,加大原材料的投资,真正的目的跟上一轮页岩油革命带来的能源自给类似,是要借助人工智能革命实现美国的制造业自给,所以这一轮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原本八年前挥舞的要早要狠的多,他要通过关税作为手段,逼迫“新质生产力”回流。

而未来的人工智能革命,则有机会帮助他实现这个目的,就像马斯克麾下的特斯拉工厂,都是机器臂在工作,根本不需要多少工人。大量的服务业就业也会被通用机器人所取代,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廉价移民劳动力,需要将他们遣送回国。

最后再推演一下未来。

虽然近期大量的官媒已经在开始宣传中美的民间友谊,双方的合作开始逐步恢复,但回顾历史后,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一轮AI革命跟08年的那一轮页岩油革命正好反过来,特朗普美国跟能源国家的关系改善是长期的,特朗普美国跟新质生产力国家的集体疏远也是必然的。

而技术进步也会带来阵营的洗牌也会给我们带来机会,正如上一轮是俄罗斯牵头被美国抛弃的盟友们一起搞了OPEC+,这一轮美国制造业回流下,中国也会牵头各制造业强国,利用规模优势,由中国企业牵头搞出一批全球通行的AI制造标准。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