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养老金的羊毛,谁来出?

265次阅读

近日,关于房屋养老金的讨论沸沸扬扬,自媒体普遍将其视为另一种形式的房地产税,各路官媒则陆续辟谣,表示“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

政事堂在之前文章《房屋养老金,三中后的首个大改革》中,从改革的角度,分析了三中全会后政策制定的逻辑。

今天,则从实际的微操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养老金的模式,以及大家会未来会怎么交这个税。

目前,中国的住宅维修资金的存量超过一万亿,由于绝大部分的房屋都是新开工,还没有到维修的阶段,大部分一二线城市连10%都没有用到,天量的资金趴在了银行的账户里。

从体量上看,这笔钱跟去年通过的一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基本相当。

而本次房屋养老金改革,就是盯上了这一笔“一万亿”的闲置资金。

政府挪出来使用,就相当于可以越过3%的法定赤字率红线,继万亿特别国债后,将赤字率再次提升25%。

我们就可以通过投资这驾马车(夜壶),来缓冲消费和出口发力的局面。

在实操的过程中,政府会将原本用于城市翻新改造的转向资金,打入到新的公共账号,作为优先资金,住房维修基金换名后形成的个人房屋养老账号,作为劣后资金,双方共同出资建设。

从短期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一笔向全国房屋持有人强制征收的一笔万亿特别国债,用于城市翻新改造,甚至暂时拆借,用于拆迁城中村与平急两用。

这样,既可以通过“以工代赈”“以改兼赈”,用城市的翻新改造,养活大量的城市就业,又可以确保稳定的财政投入,喂养盘踞在各个城市城建口吃财政饭的黄老爷。

我们也会因为使用上新的管网、更新外立面,重新铺设路面,让居住的环境大幅提升,有利于维持房价。

这套机制理论上很完美,但是实践的过程中,局中的各方都有动机,让这笔钱像特别国债一样,“加快使用力度和速度”。

这也意味着,所有人的房屋养老账户,肯定会被加速消费,用不了太久,大家就只能靠持续缴纳高额的房屋保险金,来进行与以往同等力度的管网改造和房屋翻新。

官媒说的不是假话,养老金本身的确不是税,但他们却没说,随着养老金加速耗尽,未来要持续支付的保险金,将会是一笔不菲的税金。

由于目前池子里面还有一万亿的资金,所以大家如果不买房,短期内的确是不用交钱的,但是随着保险金账户的掏空,房屋的持续老化以及物价水平的上涨,未来每年的保费以及新房购置的养老金,都会持续的上扬。

我们可以参考80年代那一轮改革后的“五险一金”,这笔支出,早期几乎可以忽视不计,但随着逐年的扩张,如今已经进化成为了一笔约30%~55%的实质个人所得税。

政事堂判断,在未来,我们要给房屋持续交的“五险一金”,在房价的比重,有可能不低于劳动者缴纳的“五险一金”比重,成为一种实质性的房产税。

毕竟,羊毛不可能出在猪身上。

在政事堂看来,一些媒体与其玩文字游戏,忽悠房产消费者“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不如推动官方从立法阶段,就明确好权责,建立支出底账,打通居民的监督,遏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败。

因为地产出身的我,绝不相信那些天天闲得没事儿反复翻修路面的城建单位,道德水准会比红十字协会高。

房屋养老金的羊毛,谁来出?

房屋养老金的羊毛,谁来出?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