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大棒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恐慌情绪笼罩全球。全球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五,美股、欧洲主要股市全线大跌,黄金、原油等商品大跌。
(封面来自GPT-4o的P图功能)
面对“关税大棒”,各国有下面几种办法应对:
①对等加税,向对方加同等的关税
②谈判换协议,承诺多买对方的商品,降低贸易逆差,或者降低对方的关税,来换取关税减免
③开拓新市场,减少对面的依赖,转向其他新兴市场
④货币贬值,变相降低出口价格,对冲关税影响
比如说欧洲,冯德莱恩4月1日表示:“我们不一定想要报复。我们有一套强有力的反击计划,如有必要,我们会进行调用。”
这里做一个简单的科普,美国在商品领域对欧洲存在逆差,但在服务领域却有着庞大的顺差。
也就是说,欧洲在商品和制造业的优势比较大,比如宝马汽车、空客飞机、法国红酒和意大利奢侈品等,都大量出口到美国赚钱。
但美国在科技和服务业的优势更大,欧洲每年都大量购买美国的服务,比如说微软的云服务、苹果的App Store和芯片技术等。
所以,如果欧洲想要反制,可以打科技监管这张牌,敲打美国的科技公司,增加谈判筹码。这也是最近大型科技股如谷歌、Meta、微软和苹果等大跌的原因。
PS:谷歌美国收入占比48%,来自欧洲收入占比29%;Meta美国收入占比36%,欧洲占比23%;苹果美国收入占比36%,欧洲收入占比25%。
相比欧盟的强硬,越南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很好。
3月31日,在苏林(越共总书记)会见纳珀(驻越大使)的当天,越南就表示要“增加美国有优势和越南有需求产品的进口量”,正式发文宣布自减关税,立即生效。与此同时,越南还快速批准了马斯克的星链进入越南运营。
要知道,越南的国家体制跟我们相似,通信和互联网都属于比较敏感的领域,一直是拒绝外资控股的。如今越南特许星链进场,无疑是想向马斯克示好,缓解关税的压力。
虽然这次越南首当其冲,被川总加征了46%的关税,但情况似乎有转机。越南昨天官宣“准备将关税降到0,并要求美国也这样做”,同时川总受邀访越。
周五在美股交易的越南ETF逆势反弹2%,最高上涨7%
当然,最硬的还是我们,已经11箭连发打出组合拳👊🇨🇳🔥
接下来,贸易
摩擦2.0肯定不会戛然而止。各国神仙们大乱斗,不断加征关税,接着又反制,很难不让人联想到2018年啊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复盘一下,上一次在贸易摩擦1.0的时代,美股和A股分别是如何反应的?
美股方面,主要的股指在2018年收盘均下跌,这是自 2008 年以来最糟糕的年度表现。
其中罗素2000代表的小盘股打击最大,大盘股则表现更好,标普500下跌6.2%,道指下跌5.6%,纳斯达克下跌3.9%。
大家可能觉得,美股指数看起来跌得不多,但在四季度特别是12月跌幅惨烈。由于四季度的贸易摩擦、衰退预期和美国政府关门等一系列风险事件的冲击,美股一直跌到2018年12月24日见底。
分行业来看,医疗保健、公用事业、零售和科技都比较抗跌,而能源、材料、通讯和工业下跌较多。
A股方面,2018年市场持续下跌,全年走熊。
年初国内去杠杆启动,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股暴跌,A 股迅速回调。
随后,中美贸易战开打,“资管新规”出台,市场下跌;年中贸易战再次升级,国内主要经济指标下滑,其中还伴随着股票质押风险的担忧升级,市场再次低迷;
10月后官方表态支持民营经济,贸易摩擦缓和,但市场情绪低迷,四季度美股暴跌,A 股继续探底,一直到2019年1月3日A股正式见底。
分行业来看,2018年A股所有行业无一幸免,整体大幅下跌。
其中,资金比较青睐内需和防御的板块,比如社会服务、银行、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跌幅较小。老股民都记得,当时炒内需板块的关键词,就是喝酒”和“吃药”。
而受贸易战影响较大的行业就比较惨了,比如电子、轻工、机械、汽车、纺织服装等跌幅居前。
总的来说,不管是A股还是美股都容易受到关税影响,在此期间不妨多配置一些安稳和避险的行业,远离出口依赖的行业。
所幸,熊市来得快、走得快。贸易摩擦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即使期间跌幅比较大,A股和美股跌了不到一年就见底了,见底的时间也很同步。
当然,历史肯定不会简单重演,复盘的数据仅供参考,大家切记不要刻舟求剑
毕竟,2018年是中美单挑,这次是美国凭借一己之力单挑全世界,牌局的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我们已经有过一次贸易摩擦的经验,很多事情应该也不一样了。
中长期看,关税的影响可能难以避免,但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刺激政策,应出尽出、能早就早,在关键时刻形成有效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