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降准,中国开启“量化宽松”

2023年 3月 18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预计本次降准向银行体系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约5500亿元,每年降低银行资本成本约70亿元。

昨天,央行的"意料外"降准震动了整个金融圈,很多媒体洋洋洒洒一圈,紧急用大数据来统计降准之后资本市场的反应。

可是统计来统计去,发现统计了一个寂寞,无论是前五日、次日、5日、10日还是20日、30日,涨跌基本都围绕在50%左右。

没啥经验可供总结,一群经济媒体和专家车轱辘的话来回说,还不如个ChatGPT。

对此,政事堂看来,我们观察降准,不能局限于一次降准本身。

纵观过去15年,中国历次的降准,都是一个周期行为,每次轮之内都会连续多次的降准。

此次317降准,不过是打响了本轮降准的第一枪,中国的“量化宽松”要开始了。

这是一次康波周期带来的财富重新分配,是一些人ALL in的机会,无论房产亦或者股市。

但是,我们不能靠数据统计,或者西方那一套"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路去考虑中国式降准。

中国的降准,向来是"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是系统性的治病,是在问题还没有爆发前,就开始用药了。

回顾过去15年,我们有五个降准周期。

第一个是08年开始的四次大型降准

第二次是10年开始的十余次连续降准。

第三次是15年开始的五次大型降准。

第四次是18年开始的八次连续降准。

第五次是22年开始的连续花式降准。

每一轮降准,都是在应对激烈的冲击。

第一波08年降准,对应的是全球次贷危机冲击,

第二波10年降准,对应的是欧债危机冲击,

第三波15年降准,对应的是“房地产库存”冲击,

第四波18年降准,对应的是中美贸易战冲击,

第五波20年降准,对应的是新冠疫情冲击。

每次在应对外部冲击的时候(1、2、4、5),我们都会祭出降准这个逆周期调节,资本市场也会经历一个V型的过山车,从恐慌中恢复信心。

所以在一个周期内,早期降准往往更多迎接的是资本市下跌,后期降准普遍迎接的是资本市场的上扬,概率算在一起自然是涨跌各50%。

同样,每次在应对内部冲击的时候(3),我们也会祭出这个逆(资金)周期神器,由于前半段缺乏资本市场的外部利空,也会导致经历一个个型的过山车,从过度兴奋中慢慢冷静。

而这种模式在周期内,面临的都是先迎接资本市场的上涨,后期再面临回调的局面,概率跟前面合算在一起,最后还是涨跌各50%。

所以,玩资本市场的,不能光去统计概率,Al统计的比人还明白,真正的关键是搞明白:

这一次的降准周期,究竟是要迎接外部的冲击(硅银+瑞信),还是要解决内部冲击的房地产去库存。

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一轮"量化宽松"的最初期,这一轮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但是前进的波段,是V还是个,是持币等抄底还是现在就ALL in,取决于每个人对内外部局势的判断。(我目前是持币,认为前者概率更高)


至于更多人关心的房地产市场,则要简单的多。

回顾五轮降准,“量化宽松”的最终结果,都是房地产迎来一波涨幅。

区别,在于每一轮降准(定向)到哪里,哪里将会成为这一轮的领涨。

我们可以复盘一下政事堂过去7年给过读者们的购房建议。

15年是推动城市化和城镇人口入城去库存,所以是2线的杭州,带着二三线的小弟们一路狂奔(京沪限制人口流入)。

18年是中美贸易科技对抗和科创板创立,所以买房子要买科技企业聚集的"含科量"城市。

20年是紧急应对疫情冲击,所以钱只放到了有资本杠杆化效应的"含金量"城市,由"薛大老板"们变出更多的钱。

23年面对的海外金融冲击与数据智能冲击。

一方面,我们的应对策略会更像是08年和12年的逻辑(这是我对上一个问题的判断)。

整体上来说,资金会优先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以及部分省会,即顶端优势,能够吸取周边或者全国资源的城市会跑赢通胀。

另一方面,一部分新钱大概率要投向“含数量”较高的城区,这是下一波领涨的地区(注意,不是城市是城区)。

收集和处理数据量高的城区,跟含金量以及部分含科量有着一定的重叠。

这也是政事堂为什么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跟大家说的,如果之前听我买了“含科量”房产,21年没卖的话,今年就先别着急卖了,容易卖在最低点,等一年看局势再说。

xitalk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