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产业资本争夺战

2022年 6月 9日

就在日前马斯克宣布全球停止招聘并裁员10%之后,这位世界首富自食其言,特斯拉官方发布公告,今天晚上将为“智能制造”业务进行中国地区线上招聘。

而且从公布的计划来看,从智能制造到销售到研发再到供应链,整个六月每周特斯拉都要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人才招聘、

部分美国锈带工人看到这个新闻,估计跟昨天很多中国朋友看到谷爱凌成为美国申奥大使一样,感觉像是吃了苍蝇。

没办法,随着全球经济即将迈向衰退,聪明的国家与城市都开启了人才与资本的争夺。

马斯克与谷爱凌,正好组成一对中美的“千金马谷”,成为了被高举的旗帜;同样,继英国宣布全球TOP50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定居,上海为了迅速从瘫痪中恢复,也宣布了全球TOP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

不要觉得英国和上海“求贤若渴”要聪明的脑子,人家是馋的是高贵的身子,如今能培养世界前50院校毕业生的家庭,很多都是资产规模以“小目标”为计,他们落户上海可以直接拉动房产的价格与产业的投资规模。

这里,就不得不说两个现实的问题,一个城市的房价,是由少数最有购买力群体决定的,而政府投资带动的就业规模,往往赶不上几个富二代的冲动创业。

他们才是资本主义视角挽救资产价格和就业的万能良药。

最近,中美经贸关系的忽冷忽热让很多朋友产生了疑问,今天借着人才与资本的争夺,梳理一下最近薛定谔的中美经贸关系。

相比于特朗普时代蓬佩奥博尔顿等人推动的中美脱钩,拜登时代的中美关系,逐步进入到了脱钩与再挂钩的叠加状态。

这种叠加并不矛盾,是在传统产业领域重新挂钩,在新兴产业领域进行脱钩。

这套策略相比于特朗普时代的拍脑袋脱钩精明了许多,颇有点“有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味道。不动美国在华投资的传统存量,但是用IPEF画了一个圈,把增量的新型产业投资统统往“特区”转移。

这套策略下来,使得中国区与IPEF区,颇似90年代初的东北与深圳浦东,双轨制的并行,让大家各自过得都很开心。

但是,在开心的过程中,“老区”东北的精英人才和聪明资本纷纷南下流入“新区”的深圳和浦东,以至于很多深圳的早期领导和浦东的科技骨干都是东北人。

最终,随着西方资本的注入和国内精英人才的涌入,量变产生了质变,深圳与浦东取代了老工业基地东北,完成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美国聘请谷爱凌为申奥大使,既释放了中美关系缓和的信号,更笼络了中国顶层精英与资本的人心。

所以,最近很多的中美新闻,虽然引起了一片欢呼和资本市场的情绪高涨,但也要看清楚长远来看的走向。

譬如,拜登政府开始了新一轮主张撤销中国关税,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只会撤销那些传统的制造产业,为美国提供廉价的生产力;拜登政府最近撤销了东南亚光伏的关税,释放了巨大的善意同时,目的也是推动光伏等新兴产业资本从中国向IPEF区转移。

拜登政府的这些政策,这对于产业资本和精英阶层都是巨大的利好,但同时,却也在试图通过双轨制和诱导,把这些先进的产业资本与人才慢慢的从中国挪走,试图在全球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把中国变成90年代末的东北,造成高收入稳定工作的逐步流失。

明白了拜登政府的策略,也就明白中美经济领域接下来的争夺,在于亚洲地区新兴产业链、人才与资本的主导权,代表就是马斯克与谷爱凌的争夺。

既然美国开启了“攻心”,那么中国光靠一个外来和尚马斯克肯定也是不够的,因此,在过去一周内,之前被整改的平台经济,也在逐步向市场恢复信心。

看着今天马斯克的同行再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不得不慨叹,对于这些风口浪尖上的精英群体来说,混乱就是阶梯。

xitalk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