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不焦虑

2022年 2月 17日

大多数骑手是焦虑的。

走在路上碰到100个骑手,问他们最需要什么,可能每一个骑手说的都不一样,但可能99个骑手都会说,他们多多少少被焦虑感包围着。

 

奔跑在时间上,希望能准时送达订单是焦虑;面对一家老小,挣的钱是否够养家糊口是焦虑;日复一日做着这份工,看上去一伸手就摸到瓶颈也是焦虑……

 

我们怎么样才可以让骑手不焦虑?在不焦虑的背后,需要做什么?这几日读完饿了么刚刚发布的《蓝骑士发展与保障报告》(下称《报告》)后,感到我们有必要一起捋一捋这个破题过程。

 

先说说这份《报告》的内容。最开始吸引到我的其实是里面这三张表:骑手未来规划调研、骑手晋升意愿调研、骑手转岗意愿调研。

 

在长期以来的社会认知中,骑手这份职业一直被放在零工经济、灵活用工等等应对就业问题的语境中讨论。

 

它可以是一份赚钱的兼职,可以是一种积累“第一桶金”的过渡……但就看上去和“职业发展”挂不上钩,更鲜少被人关注过——骑手也需要职业吗?他们需要怎么样的“职业发展”?

 

做了骑手,就等于在职业上“躺平”了吗?

 

这5万份骑手问卷调研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的骑手想继续从事本业,四成以上的骑手一边送着外卖、一边寻找留在这座城市的其他工作机会。

 

调研同时显示,骑手中53%有晋升意愿,21%希望晋升为配送站长、队长,24%希望进一步升职为服务商配送经理、城市经理,8%的骑手期待日后成长为物流服务商总裁。此外,还有超过一半的骑手有转岗意愿,外卖运营和商户拓展经理都是骑手最想转岗的岗位。

 

肉身总奔波在路上的人,精神上是不可能躺平的。

 

怎样让这一群努力挣生活的人不焦虑?核心其实包括这三方面:

 

首先需要当下有兜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永不过时。

 

大部分骑手是正值黄金岁月的青壮年,也是一家人的顶梁柱。抛开最基本的薪酬、安全、保险去谈骑手保障,也是空中楼阁。

 

薪酬上必须按时且足额发放;跑单的辛劳和收获要成正比;人身安全上有依托、不会因过高时效要求疲于奔命;遇到生病或者意外,有保险能够赔付分担;……

 

这些其实对外卖平台企业来说是必答题。平台答对了并不代表你做得有多好,但漏题了就是不合格。

 

这大半年来,国家屡屡出台文件也是出于此意。人社部、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实则就是进一步重申了这些“必答题”:需要明确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补齐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

 

平台这些年做得怎样?在饿了么的《报告》里,可以看到除了安全体系、规则设置、劳动报酬保障、用工依法合规这四大基础项之外,还涵盖了健康关怀、沟通机制、福利关怀、装备保障以及文化活动这些“选修项”,总计9个方面。

 

其中像在健康关怀方面,除了要求100%平台骑手入保商业保险,平台为骑手家人提供了大病帮扶的“蓝骑士基金”、为困难骑手家庭子女提供助学金。而在应对职业疲劳和心理压力方面,平台不仅设立了7*24小时心理咨询专线,也在试点连续送单超过4小时,“系统发出疲劳提示,20分钟不再派单”。

 

这些信号还是可喜和令人欣慰的。我们当下对骑手保障的讨论,已经脱离“农民工讨薪”的基本问题。在最基础的必答题外,骑手更高层次的个人需求正在被关注着,正被以更丰富的体系和机制关照着。

 

骑手要想不焦虑,第二需要长期有发展。

 

像当下炙手可热的新“顶流”谷爱凌,她一定不会焦虑。这不仅源于她当下的成就和能力,更是她还如此年轻,有大把的好时光,未来还有太多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骑手群体为什么会焦虑?一大来源也是在不少人的认知里都觉得:骑手这份工,又累又没有积累,干不长。

 

大家都觉得 “干不长”,那以后我可以往哪里去?我这几年的跑单能算经验吗?我以后年纪大了跑不动了,还能找得到工作吗?那我现在继续跑单是不是浪费时间,我是不是应该找个其他工作?

 

如果对于未来发展始终心里没底,人是无法挣脱焦虑感的。

 

所以在有了基础的保障后,平台、市场、全社会最需要做的,是为骑手职业生涯的下一步打开上升通道。

 

在饿了么的《报告》里,我们看到过去一年1877名骑手晋升为站长队长,一万余名蓝骑士报名参加“网约配送员”培训。还有骑手在三年间,通过个人努力逐年晋升为站长、区域经理、上海城市经理。

 

这些是行业特别好的新迹象,让人看到骑手这条路通往的并非是“职业天花板”,而依然存在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希望,这些好的发展故事不是个案、更不是“幸存者偏差”。它是伴随晋升机制、资质认定、系统培训、市场共识等逐步沉淀形成的一整套职业流动机制。它是一条有预期的“康庄大道”。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如谷爱凌一般的家庭背景、天赋和成长环境,但每个人都需要有机会、有土壤,在自己的人生上做到最好。这才是社会运行的公正性所在。

 

最后想说的一方面,不焦虑的背后,也来自于每个人对自己生活和生活方式的掌控度。

 

比如在做骑手这件事上,并非因为生活现实所迫、我不得不做骑手,而是我发自内心喜爱这份工作:它可以和人打交道,它很灵活,它让我赚了外快,它投入回报很公正,它是我当下最好的性价比……

 

这也主要关乎每名骑手自己的职业心态,以及自己如何处理内心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当然,如果离开保障和发展的前两方面,那这第三点就是无本之木,也是要求骑手“何不食肉糜”般地强人所难。

 

之前在《外卖骑手如何脱“困”》一文中,曾经表达过这一个观点,如今看来更加适用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内部斗争,美团骑手们保障自身利益最佳的手段,是让美团的竞争对手饿了么跳出来跟他死磕。

 

平台之间关于骑手保障和发展的“内卷”,真的可以多一些,再多一些。

 

要想破解骑手群体的焦虑难题,光靠骑手自己调节心态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平台、政府包括整个市场和公众一起参与,一起调整态度、认知和行动。

我们都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人,骑手是,你我也是。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最好的生活状态无非就是: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

 

所以本文的标题虽然不是现状,但这个努力的方向还是值得我们一起前往。

xitalk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